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3-二氯吡嗪的红外、拉曼光谱和密度泛函研究  ( EI收录)  

Infrared,Raman and Density Functional Study of Vibration Spectra of 2,3-Dichloropyrazi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恒杰[1] 郭雷[2] 方旺[1] 贾国柱[3]

机构地区:[1]重庆科技学院数理学院,重庆401331 [2]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044 [3]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出  处:《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02044;11176020/A06);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21419)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34

期  号:11

起止页码:2994-29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44700222114)、IC、JST、PUBMED、RCCSE、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344447700022)、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应用KBr压片法、熔融法分别测定了2,3-二氯吡嗪(2,3-DCP)结晶相和液相下400~4 000cm-1范围内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其600~4 000cm-1内的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FT-Raman)。采用密度泛函(DFT)理论之B3LYP方法在6-311++G(2df,2pd)基组水平上优化了该分子的平衡几何结构,基于此结构应用谐性力场计算获得了2,3-DCP的振动频率、红外强度和拉曼活性并进一步计算了直到四阶的非谐性力场,将该力场带入标准旋振哈密顿量并利用二阶微扰理论获得了更加准确的振动频率,相应的红外、拉曼光谱。通过非谐力场获得的振动频率位置结合谐性强度与实验结果比对,对2,3-DCP的各振动带进行了详细指认,采用简正坐标分析方法得到各振动频率的势能分布(PED),首次对2,3-DCP的振动光谱进行了全面归属。结果同时显示:考虑非谐性效应后的理论结果大大提高了振动频率的预测性,用其获得的振动频率能很好的再现实验基频,其与实验值差异大多保持在10cm-1以下,即使在谐振预期很差的高频区域,考虑非谐效应后这种差异也迅速降低到19cm-1以下,这对正确归属和预期振动光谱是十分有帮助的。目前的结论也可推广应用到其他分子体系。

关 键 词:2,3-二氯吡嗪  振动光谱 势能分布  非谐性分析  密度泛函理论

分 类 号:O657.3] O626[化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