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循环反思:电影反身性类型、模式与形式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英]丹尼尔·雅卡沃内[1] 胡谱忠(译)[2]

Daniel Yacavone

机构地区:[1]英国爱丁堡大学 [2]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影视文学系

出  处:《世界电影》

年  份:2024

期  号:6

起止页码:42-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SSCI、CSSCI_E2023_2024、RWSKHX、核心刊

摘  要:反思反身性,如同其话题本身一样,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会是一种迷宫般的体验。——堂·弗雷德里克森(Don Fredericksen)在广义上,关于电影反身性有着相当一致的共识。很少有评论家和理论家会否认《持摄影机的人》《筋疲力尽》和《穆赫兰道》是高度反身性的影片;电影中的电影以及打破所谓的“第四面墙”是惯常的反身性手法;反身性与非反身性电影、风格及其体验之间存在着本质或程度上的显著差异。然而,超越这些一般性的描述,人们在反身性作为一种符号化、交流及艺术表达形式的详细运作方面,观点各异。这些观点包括它对观众的具体影响;其历史和风格演变,它与电影现实主义和幻觉主义的关系,以及反身性的政治和社会批判维度。

关 键 词:《穆赫兰道》  反身性 艺术表达形式  风格演变  第四面墙  摄影机 符号化 现实主义

分 类 号:J905[戏剧与影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