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用药规律    

Discussion on the medication ru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primary insomnia based on data min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亚丽[1] 赵继业[2] 贺宇田[2] 秦瑛烁[2] 任国华[2]

SUN Yali;ZHAO Jiye;HE Yutian;QIN Yingshuo;REN Guohua(Clinic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Hohhot010020,China;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Inner Mongolia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Hohhot010050,China)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2]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脑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出  处:《中国医药导报》

基  金: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202201108);内蒙古自治区高水平临床专科建设科技项目(2023 SGGZ130)。

年  份:2024

卷  号:21

期  号:26

起止页码:154-1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文献期刊中的关于原发性失眠的证型及中药方剂,探索原发性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在线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文献期刊,设置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以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文献期刊后使用Excel 2023录入数据并进行规范化处理,使用Python脚本对录入的方剂、证型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证型、药物及处方的频次,其次使用Excel 2023软件分别录入统计上述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使用频次,来建立基于文献期刊的原发性失眠数据库。以统计软件Excel 2023、SPSS Statistics 27.0、IBM SPSS Modeler 18.0对中医证型、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及处方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了90首治疗原发性失眠处方共涉及中药108味,核心证型为心脾两虚型,使用频次前10位分别是甘草、酸枣仁、茯苓、当归、白术、黄连、远志、柴胡、党参、半夏,性味以寒、温和甘、苦、辛居多,药物大多归肝、心、肾经,药物多以补虚药为主,处方为归脾汤。关联规则分析发现茯苓、甘草、酸枣仁、白术、当归关联为强链接,聚类分析得到5个药物组方。对心脾两虚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甘草、当归、白术、酸枣仁等药物之间的关联性最强。结论原发性失眠多以心脾两虚为主,治疗多用补虚药,补气健脾,养血安神,归脾汤为治疗的核心处方。

关 键 词:数据挖掘 原发性失眠 中医药 用药规律

分 类 号:R256.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