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煤成焦过程胶质体演变及交互作用的FTIR定量分析 ( EI收录)
FTI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volution and Interaction of Plastic Layer in Coking Proces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TIE Wei-bo;WANG Qi;GAN Xiu-shi;WANG Xu;HUANG Jun-chen;YANG Song-tao;ZHANG Song(Department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Anshan 114051,China;Anshan Iron&Steel Research Institute,Anshan 114009,China)
机构地区:[1]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冶金工程系,辽宁鞍山114051 [2]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辽宁鞍山114009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361212,51634004,52204315)资助。
年 份:2024
卷 号:44
期 号:12
起止页码:3553-35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3、CAS、CSCD、CSCD2023_2024、EI、JST、PUBMED、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胶质体作为成焦过程重要的中间相,其结构演变及配煤过程不同结构之间的干扰对于认识煤的性能和交互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自制的煤焦化关联性能测定装置对不同比例混合物进行焦化实验,通过中断冷却法获取胶质体演变产物-软化层(SFZ)、熔融层(MPBZ)、流动层(MZ)及再固化层(RSZ)。对所获原料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将FTIR分成3600~3000、3000~2800、1800~1000和900~700 cm^(-1)四个波段进行分峰拟合解析,以I-芳香度、DOC-芳香环的缩聚程度、—CH_(2)—脂肪族结构、A’-原岩生烃能力和C-含氧官能团探索其在成焦过程的变化以及在不同质量比共混物的同一演变产物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特殊温度场内,I和DOC逐渐增大,在MZ到RSZ阶段变化尤为显著。伴随着挥发分及焦油的不断析出,脂肪族—CH_(2)—和A’整体呈现下降趋势。C的含量在MPBZ和MZ出现小范围波动,但整体也为降低趋势。脂肪族结构和含氧官能团的分解与芳香碳结构的缩聚互为变化诱因。胶质体中MZ到RSZ是成焦过程的重要环节。不同质量比混合煤料的同一演变产物的I1和DOC在SFZ、MPBZ和MZ阶段具有良好加和性,拟合度R^(2)分别达到0.744、0.71、0.775和0.74、0.266、0.773。其余结构交互作用由于热解黏结过程多因素影响而不具有加和性。因此,芳香碳结构在固化阶段及脂肪族结构和杂原子的无加和性成为影响焦炭性质差异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胶质体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交互作用 分峰拟合 定量分析
分 类 号:TQ52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