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半导体聚合物和光敏剂掺杂聚苯乙烯微球用于微塑料活体余辉成像示踪  ( EI收录)  

Semiconducting Polymer and Photosensitizer Co-Doping Polystyrene Microspheres for Afterglow Imaging of Microplastics in Vivo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石庭姣[1] 陈丽建[1] 严丽霞[1] 赵旭[1] 严秀平[1]

SHI Ting-Jiao;CHEN Li-Jian;YAN Li-Xia;ZHAO Xu;YAN Xiu-Ping(Institute of Analytical Food Safety,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机构地区:[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分析食品安全学研究所,无锡214122

出  处:《分析化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21934001,2230406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BK20231491)资助。

年  份:2024

卷  号:52

期  号:10

起止页码:1517-15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AS、CSCD、CSCD2023_2024、EAPJ、EBSCO、EI、JST、RCCSE、SCIE、SCOPUS、UPD、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微塑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对于微塑料在生物体内的循环分布及转运过程目前尚未得到充分评估。因此,构建可以成像示踪微塑料的探针,对实现微塑料在机体内循环转运的可视化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半导体聚合物不含重金属离子,易生物降解,并且不存在放射性污染,在不持续激发光条件下可获得无组织背景荧光的高信噪比余辉成像,在生物成像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聚苯乙烯微球为微塑料模型、苯乙烯为反应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过硫酸钠为引发剂,在反应过程中将半导体聚合物聚[(9,9-二(2-乙基己基)-9H-氟-烯-2,7-亚乙烯)-共-(1-甲氧基-4-(2-乙基己氧基)-2,5-亚苯基-亚乙烯基)]和光敏剂2,3-萘菁硅二(三己基硅氧烷)进行共同掺杂,合成得到了余辉发光时间长达96 h、组织穿透深度可达到1.8 cm的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研究结果表明,导体聚合物和光敏剂的掺杂对微球的粒径和Zeta电势的影响较小,在小鼠活体内的余辉发光信号可以被持续监测24 h。对解剖后的小鼠器官进行成像发现,灌胃48 h后的小鼠胃部仍可观测到余辉信号。本研究为生物活体内微塑料的成像示踪提供了新方法。

关 键 词:微塑料  聚苯乙烯微球 半导体聚合物  余辉成像  

分 类 号:O657.3] X835[化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