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生育期基因E1-E4不同突变组合对大豆纬度适应性的影响
Effect of allelic combinations of soybean maturity loci E1/E2/E3/E4 on latitude adapt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FANG Ran;YUAN Li-Mei;WANG Yu-Lin;LU Si-Jia;KONG Fan-Jiang;LIU Bao-Hui;KONG Ling-Ping(College of Life Sciences,Guangzhou University/Innovative Research Center of Molecular Genetics and Evolution,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China;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Adaptation and Molecular Design,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China)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2]广东省植物适应性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901569)资助。
年 份:2024
卷 号:50
期 号:12
起止页码:3013-30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3、CAB、CAS、CSCD、CSCD2023_2024、DOAJ、EAPJ、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大豆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人类优质蛋白和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之一。大豆产量、种子品质和生育期性状密切相关,生育期性状主要受一系列生育期相关基因的控制。本研究以Harosoy为遗传背景创制了E1~E4不同基因组合的16种近等基因系材料,种植在河北石家庄和安徽合肥试验田,调查了生育期、品质及产量性状,以此来了解E1~E4不同突变组合对中纬度种植区域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16种近等基因系材料,对光周期敏感程度不同,开花期存在差异,WT和e4单突近等基因系由于晚花晚熟、产量低,不适合在石家庄种植,而所有的近等基因系在合肥种植时均能正常成熟。E1~E4不同等位基因组合还影响株高、节间距、单株产量、品质等农艺性状。本研究发现,在长日照条件下,e3或e4单独突变可以提前开花,同时还会使大豆产生避荫反应,株高增高、节间距变大。测量种子的蛋白质、油分和蔗糖含量时发现,WT材料在较高纬度的石家庄地区种植时,种子不能正常成熟,含油量最低,而蔗糖的含量最高。整体来看,其余近等基因系的种子在石家庄地区种植时总油分、蔗糖含量高于合肥,而蛋白含量总体低于合肥地区。因此,在评估大豆品种的纬度适应性时,需综合考察生育期基因对光周期敏感性、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关 键 词:大豆 生育期 产量 品质 适应性
分 类 号:S56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