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质生产力如何助推和美乡村建设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Fuell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ivable,Workable and Beautiful Villages:Theoretical Research,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Realization Mechanis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长健[1] 杨骏[1]

LI Changjian;YANG Jun(School of Law/Institute of Law and Public Policy,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武汉430074

出  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AD166);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项目基金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CJJ20230579)。

年  份:2024

卷  号:24

期  号:6

起止页码:11-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包含了“宜居”“宜业”和“和美”三大方面,是新时代对当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型发展要求。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新发展理论,亦有助力乡村建设的实践功用,在促进乡村的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可带来农民个体的思维革新,实现乡村整体与农民个体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绿色化发展和数智化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乡村的产业兴旺,更可作用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理论研判看,新质生产力较之传统生产力,其构成要素历经“传统-工业-新质”的转变,是以绿色化、数字化和科技化为核心的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发展逻辑上,不仅追求“物”的现代化,亦追求“人”的新质发展,乃至整个乡村社会治理及体系的现代化。在实现机制上,可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三要素及生产关系调优助推乡村产业升级,提升要素流通,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共同体,使乡村更快更好迈入中国式现代化。

关 键 词:新质生产力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  数智化发展  

分 类 号:F32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