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利用系统作图解析藏川杨邻株互作遗传调控机理    

Using system mapping to analyze genetic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neighboring plant interaction in Populus szechuanica var.tibetic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丁孟东[1] 危学达[1] 王玉[1] 祝绪礼[1,2]

Ding Mengdong;Wei Xueda;Wang Yu;Zhu Xuli(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Biology,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Tree Breeding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生物学中心,北京100083 [2]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与生态修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出  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基  金: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新教工启动项目(BLX201912)。

年  份:2024

卷  号:46

期  号:10

起止页码:63-7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3、CAB、CAS、CSCD、CSCD2023_202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植株之间的互作对生态系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邻株互作这一最小的种内互作单元水平上,研究植物间相互作用的遗传调控机制。【方法】以不同系号的藏川杨自然群体作为研究材料,两两随机配对扦插于花盆中,调查其生长季的株高动态表型;结合本群体SNP标记数据,基于系统作图进行藏川杨的全基因组基因定位工作,定位显著QTL;利用GO富集分析和构建常微分互作网络,分析候选基因的功能。【结果】(1)共定位到92个显著位点,可注释到31个候选基因。(2)GO富集分析中,生物学过程包括生长素信号通路和脱落酸信号通路等,分子功能包括内肽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等,细胞组分包括呼吸链和细胞色素等。(3)在31个候选基因中,第5、8、10、12、21号基因是直接效应网络的枢纽基因,第5、8、10、13号基因是间接效应网络的枢纽基因,第5、8、13号基因是上位互作网络的枢纽基因,其中5、10、13基因参与植物免疫反应和响应环境胁迫。【结论】对于藏川杨间的种内邻株互作,系统作图可筛选互作相关的遗传位点,构建遗传调控网络并挖掘枢纽基因,可为解析木本植物互作的遗传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关 键 词:系统作图  邻株互作  调控网络 QTL 藏川杨

分 类 号:S79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