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路径研究    

Path of Minority Sports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春华[1] 杨萧[2] 李丽[3] 刘陈帆[4] 张云丽[1]

YANG Chunhua;YANG Xiao;LI Li;LIU Chenfan;ZHANG Yunli(School of Education and PE,Longdong University,Qingyang 74500,China;Dept of PE,Xidian University,Xi’an 710071,China;School of Wushu,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School of PE,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01,China)

机构地区:[1]陇东学院教育与体育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陕西西安710071 [3]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4]宝鸡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陕西宝鸡721002

出  处:《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BTY043);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1YB125)。

年  份:2024

卷  号:39

期  号:4

起止页码:464-4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AS、CSSCI、CSSCI_E2023_2024、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驱动,是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更是中华民族团结的根源本质。少数民族体育作为少数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形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具体体现为少数民族体育可为树立休戚与共意识提供价值追求、荣辱与共意识提供价值导向、生死与共意识提供价值共识、命运与共意识提供价值指引。当前,少数民族体育由于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不断冲击,传承环境不断被异化、传承载体不断被限制,以及所呈现的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不足,经济价值得不到转化等问题,致使少数民族体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产生了认同自觉、精神纽带、文化传承、实践载体和经济基础等不同方面的问题。发挥少数民族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需要积极整合少数民族体育的保护开发,延续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符号,强化少数民族体育的凝聚作用,促进少数民族体育的经济转化,重构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空间,如此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归属、文化根基、连通纽带、物质保障和自觉认同。

关 键 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体育 文化传承

分 类 号:G80-05] G85[体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