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秸秆还田对黑土中磷素吸附特性及释放风险研究  ( EI收录)  

Characterization of phosphorus adsorption and risk of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black soil by returning straw to the f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温芳悦[1] 张羽[2] 陈尚才[3] 王玉军[1]

WEN Fang-yue;ZHANG-Yu;CHEN Shang-cai;WANG Yu-jun(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8,China;Jilin Provincial Land Acquisition Center,Changchun 130061,China;Rural Revitalization Promotion Center of Yakeshi City,Yakeshi 022150,China)

机构地区:[1]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2]吉林省征地事务中心,吉林长春130061 [3]内蒙古牙克石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内蒙古牙克石022150

出  处:《中国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500805);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0101175JC)。

年  份:2024

卷  号:44

期  号:8

起止页码:4475-448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3、CAB、CAS、CSCD、CSCD2023_2024、EI、JST、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分析秸秆离田免耕(MG)、秸秆覆盖还田(FG)、秸秆深翻还田(SF)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磷素的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由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对于磷吸附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磷素在土壤中的释放风险.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增大,土壤容重降低.与秸秆离田免耕相比,秸秆覆盖还田后土壤磷的吸附量减少20.1%,秸秆深翻还田后的土壤磷的吸附量减少35.0%.3种不同耕作模式下黑土中DPS(磷饱和度)分别为MG:0.3%,FG:4.0%,SF:10.2%,PSI(磷吸持指数)分别为MG:41.14,FG:40.04,SF:36.09(mg P/(100g))/(μmol/L),ERI(磷释放风险指数)分别为MG:0.7%,FG:9.9%,SF:28.3%.综上所述,秸秆覆盖还田及秸秆深翻还田均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但同时也提高了土壤磷吸附饱和度,易引起磷素流失的风险.

关 键 词:黑土 秸秆还田 磷吸附 释放风险  

分 类 号:X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