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走滑断裂带通源性评价  ( EI收录)  

Assessment of connectivity between source rocks and strike-slip fault zone in the Fuman oilfield,Tarim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艳秋[1,2,3] 陈红汉[4] 王燮培[4] 王彭[1,2,3] 苏丹梅[2] 谢舟[1,2,3]

ZHANG Yanqiu;CHEN Honghan;WANG Xiepei;WANG Peng;SU Danmei;XIE Zhou(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Tarim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Korla,Xinjiang 841000,China;R&DCenter for Ultra-deep Complex Reservoi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CNPC,Korla,Xinjiang 841000,China;Engineering ResearchCenter for Untra-deep Complex Reservoi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Korla,Xinjiang 841000,China;Department of Petroleum Geology,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Hubei 430074,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研发中心,新疆库尔勒841000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库尔勒841000 [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地质系,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8-003-03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214804);塔里木油田科技项目(T202112)。

年  份:2024

卷  号:45

期  号:3

起止页码:787-8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AS、CSCD、CSCD2023_2024、EAPJ、EI、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带对油气藏形成具有控制作用,走滑断裂带与油源连通性对油气运移、聚集非常重要。基于3D地震资料,运用Riedel剪切离散元模型和完全塑性介质-应力上升函数模型,对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Ⅱ区块FI 17走滑断裂带油源连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①FI 17走滑断裂带海西晚期雁列断裂拖曳点深度(h)理论计算值远小于实测值,表明其走滑断裂T张破裂成因,而非R剪切断裂。②FI 17走滑断裂带通源深度平均达9~18 km,表明该断裂能够将其下伏埋深10 km以下的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直接输导至上覆奥陶系断(缝)溶体圈闭中聚集成藏。③FI 17走滑断裂带通源深度(H)自北而南增加,其断控形成油气藏中的原油密度、天然气干燥系数、油气充注期次及各期次贡献度与油源连通性密切相关,表明油源连通性对油气聚集具有控制作用。走滑断裂级别、走向分段性、活动强度和断穿地层不同,控制作用也不同。油源连通性会沿着走向发生显著变化,影响油气垂向输导效能。

关 键 词:通源性  古老烃源岩  超深层  走滑断裂 富满油田  塔里木盆地

分 类 号:TE12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