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野菊中一个新的吉马烷型倍半萜    

A new gemmarane-type sesquiterpenoid from Chrysanthemum indicum 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潘浩[1] 薛金凤[1] 贾瑶瑶[1] 卢纪衡[1] 袁雨洁[1] 冯卫生[1] 吴亚[1] 薛贵民[1]

PAN Hao;XUE Jin-feng;JIA Yao-yao;LU Ji-heng;YUAN Yu-jie;FENG Wei-sheng;WU Ya;XUE Gui-min(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enter for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School of Pharmacy,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46,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河南省中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450046

出  处:《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03606);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4IRTSTHN039)。

年  份:2024

卷  号:36

期  号:6

起止页码:963-9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AS、CSCD、CSCD2023_2024、DOAJ、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研究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地上部分中萜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MCI、ODS、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和pre-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再通过对其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野菊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是chrygermalide A(1)、3β-hydroxy-oxo-7α,11β-germacra-4 Z,10(14)-diene-12,6α-olide(2)、deacetylherbolide A(3)、9β-hydroxy costunolide(4)、3β-hydroxycostunolide(5)、3β-hydroxy-11α,13-dihydrocos-tunolide(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LPS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的炎症模型测试了化合物1~6的抗炎活性,其NO抑制率IC 50值在17.9~33.9μmol/L之间。

关 键 词:野菊 化学成分 倍半萜类 抗炎活性

分 类 号:R284.2[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