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海洋真菌Talaromyces sp.HK1-18的嗜氮酮类化合物化学多样性研究    

Chemical diversity of azaphilones from the marine-derived fungus Talaromyces sp.HK1-18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薛嘉诚[1] 李中辉[1,3] 郝宝聪[1] 郑瑶瑶[3] 朱夏濠[1] 陈智鑫[1] 陈敏[1,2]

XUE Jia-cheng;LI Zhong-hui;HAO Bao-cong;ZHENG Yao-yao;ZHU Xia-hao;CHEN Zhi-xin;CHEN Min(Marine Science&Technology Institute,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Engineering,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127,China;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Bio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iangsu Ocean University,Lianyungang 222005,China;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Drugs,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Schoo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003,China)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7 [2]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连云港222005 [3]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

出  处:《药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03411);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SH20231201)资助。

年  份:2024

卷  号:59

期  号:5

起止页码:1478-148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3、CAB、CAS、CSCD、CSCD2023_2024、EMBASE、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GNPS的质谱-分子网络策略是快速识别已知天然产物和发现新颖化合物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分子网络技术研究了海洋真菌Talaromyces sp.HK1-18发酵产物中的嗜氮酮类化合物的化学多样性。综合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技术以及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等波谱解析技术从真菌HK1-18发酵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线型三环嗜氮酮化合物sequoiamonacins A~C (2a、2b、1);继而以其质谱为指导,从该真菌的全分子网络中提取了sequoiamonacin类嗜氮酮化合物的分子聚簇;通过解析该聚簇中各母离子的MS/MS (二级质谱)碎片,成功预测了7个嗜氮酮化合物的化学结构(3~9),其中sequoiamonacins E~J (4~9)为新化合物,并揭示了该类化合物的MS/MS裂解规律。化合物1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能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白细胞介素1α (IL-1α)的产生,质量浓度为12.5μg·mL^(-1)时,抑制率达29%。

关 键 词:海洋真菌 嗜氮酮  分子网络  结构预测  sequoiamonacin  

分 类 号:R284[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