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评价模型建构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valuationModel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Teachers’ Literacy in Intelligent Edu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华子荀[1] 李杏姣[1] 舒馨[1] 吴开华[2]

HUA Zixun;LI Xingjiao;SHU Xin;WU Kaihua(Center of Teacher’s Teaching Developmen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Guangzhou Guangdong,510303,P.R.China;Academic Affairs Office,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Guangzhou Guangdong,510303,P.R.China)

机构地区:[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广东广州510303 [2]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广东广州510303

出  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基  金: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试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数据驱动下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路径与机制研究”(BCA220207)。

年  份:2024

卷  号:44

期  号:3

起止页码:11-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ZMATH、普通刊

摘  要:教育教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使得智能教育素养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教育素养是教师胜任智能教育环境的关键素养,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影响因素包括智能教育知识、智能教育能力、智能教育态度伦理。基于理论分析,设计智能教育素养调查问卷并构建了理论模型。为验证模型及因素间的关系,向“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试点学校的13537名教师发放问卷,在验证数据具有较高信度和因子适配度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智能教育知识、智能教育能力和智能教育态度伦理因素对智能教育素养具有较好的解释度;路径分析发现,智能教育知识和智能教育态度伦理因素对智能教育素养具有显著影响,表明智能教育知识与智能教育态度伦理因素是发展智能教育素养的直接关键因素。上述研究结果验证了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表明模型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能够为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评价提供理论支撑。据此提出开展多元分类的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培训、构建实践导向的工作坊以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构建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决策与约束机制等建议,以为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提供参考。

关 键 词:中小学教师 智能教育素养  素养评价  评价模型  

分 类 号:G443[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