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葡萄生单轴霉菌围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及潜在生防菌研究    

Diversity of culturable microorganisms in pathosphere of Plasmopara viticola and screening of potential biocontrol strai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史晓梦[1] 申红妙[2] 王亚聪[1] 冉隆贤[1]

SHI Xiaomeng;SHEN Hongmiao;WANG Yacong;RAN Longxian(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Forest Protection in Hebei Province,College of Forestry,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 071000,Hebei,China;Center for Evaluation and Faculty Development,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050061,Hebei,China)

机构地区:[1]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 [2]河北经贸大学教学评估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61

出  处:《微生物学报》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1300)。

年  份:2024

卷  号:64

期  号:5

起止页码:1626-16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3、CAS、CSCD、CSCD2023_2024、JST、PUBMED、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揭示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菌围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特征,筛选对葡萄霜霉病有较强稳定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方法】连续两年从我国南北方具有代表性的7个葡萄产区采集葡萄霜霉病叶,镊子夹取经保湿培养获得的新鲜霉层并配制孢子囊悬浮液,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结合形态分类、BOX-PCR指纹图谱分析以及分子鉴定结果,对葡萄生单轴霉菌围的可培养细菌和真菌进行聚类分析;采用菌株及其发酵液与病原菌孢子囊悬浮液等体积混合培养测定其对孢子囊的抑制作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检测该菌株及其发酵液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分离获得了90株细菌和110株真菌,分别归属于8个细菌属和14个真菌属,且相同地区不同葡萄品种葡萄生单轴霉菌围的细菌和真菌在同年处于同一分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枝孢属(Cladosporium)稳定存在于各地区不同品种葡萄霜霉病叶上葡萄生单轴霉菌围;在两年间稳定存在的菌株占比多数在80.0%以上且均具有较高的生防作用;其中,广泛分布的6株枝顶孢属(Acremonium)真菌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最高可达100.0%;防治效果较高的11个菌株的无菌发酵液中,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NX2F、苋楔孢黑粉菌(Thecaphora amaranthi)BJ1G和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BM1L的无菌发酵液防治效果均为100.0%。【结论】葡萄生单轴霉菌围的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群落主要受地区因素影响,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生防作用,揭示了枝顶孢属真菌在我国葡萄主要产区葡萄生单轴霉菌围附生的普遍性,为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了丰富和宝贵的资源。

关 键 词:生物防治  可培养微生物 多样性 葡萄 葡萄生单轴霉  

分 类 号:S476] S436.63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