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与机制
The Impact of Digital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on High-quality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Its Mechani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UN Zhi-yuan(School of Desig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6,Guangxi,China)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西南民族地区乡土景观与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耦合创新研究”(23EH235);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多民族地区乡土景观融入在地公共空间的耦合共生研究”(22FMZ024)。
年 份:2024
卷 号:38
期 号:5
起止页码:28-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SSCI、CSSCI_E2023_2024、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深刻改变城市与农村生产及生活方式,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及西藏地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升级、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对这种非线性影响具有强化作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从线性影响看,在东部地区最强,在中部地区其次,在西部地区最弱;从非线性影响看,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单一门限效应,在中部地区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为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应积极推动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新质生产力形成;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为城乡高质量融合提供动力;畅通资源要素流动渠道,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
关 键 词:数字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要素配置优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高质量融合
分 类 号:F3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