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播期和施氮量对中籼杂交稻群体质量、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on Population Quality,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Medium Indica Hybrid Ri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Yongze;WANG Ruigang;WANG Yimei;WANG Zihao;LI Junzhou;DU Yanxiu;SUN Hongzheng;PENG Ting;ZHAO Quanzhi;ZHANG Jing(College of Agronomy,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Rice Biology in Henan Province/Henan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Rice,Zhengzhou 450046,China;College of Agricultur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省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水稻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46 [2]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505);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110015);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HARS-22-03-G3);贵州省高等学校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项目(黔教技[2023]007号)。
年 份:2024
卷 号:53
期 号:4
起止页码:37-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AB、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中籼杂交稻Y两优900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4月15日(D1)、4月30日(D2)、5月15日(D3)、5月30日(D4)、6月14日(D5)]和施氮量[0 kg/hm^(2)(N0)、150 kg/hm^(2)(N150)和300 kg/hm^(2)(N300)]对中籼杂交稻群体质量、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探寻豫南稻区最适播期和施氮量。结果表明,播期和施氮量对中籼杂交稻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产量随播期推迟先升高后降低,以D2播期最高,D5播期最低,D2播期产量较D5播期提高126.42%。D2播期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整体来看,D2N300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D1N300、D2N150处理。总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指数均随播期推迟先升高后降低,总叶面积指数和低效叶面积指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整体来看,总叶面积指数以D3N300处理最高,其次是D4N300、D2N300处理;高效叶面积指数以D3N300处理最高,其次是D4N300、D1N300处理;低效叶面积指数以D2N300处理最高,其次是D4N300、D3N300处理。粒数叶比和粒质量叶比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整体来看,粒数叶比以D1N0处理最高,其次是D2N0、D3N0处理;粒质量叶比以D1N0处理最高,其次是D3N0、D2N0处理。D1、D2、D3播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茎叶氮含量分别较D5播期增加12.81%、14.77%、13.02%和10.64%、25.08%、30.40%,且各个播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茎叶氮含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抽穗期和成熟期穗氮含量表现为D1、D2播期显著高于D3、D4、D5播期,且各个播期N150、N300处理穗氮含量总体上均高于N0处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随着播期推迟先升高后下降,N150和N300处理均以D2播期最高,D5播期最低,且N150处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明显高于N300处理。综上,播期和施氮量通过调节叶面积、粒叶比、植株氮含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影响产量,中籼杂交稻Y两优900在豫南地区丰产高效的适宜播种期是4月30日(D2),适宜施�
关 键 词:中籼杂交稻 播期 施氮量 群体质量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分 类 号:S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