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美国“印太”小多边主义的生成机制探析    

The Analysis of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US'Minilateralism in the"Indo-Pacific"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晓迪[1,2]

Ye Xiaodi(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Studies;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机构地区:[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广州510006

出  处:《世界经济与政治》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变局下美国谋求台湾问题“国际化”的策略、风险及其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2CGJ009)的阶段性结果。

年  份:2024

期  号:3

起止页码:94-1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印太”地区通过小多边主义实施对华遏制战略已成为美国外交战略的主轴。根据美国与盟伴在秩序愿景和威胁认知感的匹配组合,可以将小多边主义划分为全域型、制度型、安全型和现状型四种类型。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一致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强,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全域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也最高。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一致性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弱,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制度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较高。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存在差异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强,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安全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属于中等水平。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存在差异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弱,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现状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最低。奥巴马政府、特朗普政府以及拜登政府采取的对华战略和相关案例可以检验美国“印太”小多边主义生成的因果机制。

关 键 词:小多边主义  秩序愿景  威胁认知  “印太战略”  制度形态  

分 类 号:D8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