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硅花岗岩流体出溶作用的识别和意义    

Identif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fluid exsolution in high silica granit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志强[1,2] 周美娟[1,2] 黎训飞[1,2] 笪昊翔[1,2]

WANG Zhiqiang;ZHOU Meijuan;LI Xunfei;DA Haoxiang(Ore Deposit and Exploration Centre(ODEC),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Anhui,China;Anhui Provinc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Mineral Resources and Mine Environments,Hefei 230009,Anhui,China)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床成因与勘查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09 [2]安徽省矿产资源与矿山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09

出  处:《华东地质》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岭燕山期骑田岭复式岩体钨、锡成矿差异机制研究(编号:4160205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南岭燕山期高硅花岗岩精细矿物学和Li同位素研究(编号:JZ2021HGTB0108)”项目联合资助。

年  份:2024

卷  号:45

期  号:1

起止页码:26-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普通刊

摘  要:高硅花岗岩以暗色矿物含量低,富SiO_(2)、Rb,贫MgO、FeO、Sr、Ba为特征,富集稀有金属元素,其研究对于理解花岗岩成因演化、稀有金属元素富集和成矿过程至关重要。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经历高程度的分异演化,H 2O等挥发分作为不相容组分在残余熔体中逐渐富集饱和,导致流体出溶在高硅花岗质熔体中,但如何识别这一过程是难点。文章从岩相学、地球化学、矿物学、金属稳定同位素(Li、Ba、Fe)等角度总结了高硅花岗岩中流体出溶作用的证据和指标。岩相学方面,晶洞构造、雪球结构、单向固结结构等特殊结构、构造的出现是流体出溶的重要标志;地球化学方面,极低的Nb/Ta值(<5)、Zr/Hf值、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是流体-熔体相互作用的有效识别标志;矿物学方面,锆石蜕晶化作用、轻稀土元素富集及钾长石富Pb指示存在热液流体参与;金属稳定同位素方面,相对于普通花岗岩,高硅花岗岩通常富集重Li、轻Ba和重Fe同位素,流体-熔体相互作用很可能是主要控制因素。但部分地球化学指标还存在较大争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结合不同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经过岩浆演化和流体出溶两阶段的富集过程,稀有金属元素得以在出溶流体中极度富集进而成矿。

关 键 词:高硅花岗岩  流体出溶  岩浆-热液过渡  金属稳定同位素  稀有金属成矿  

分 类 号:P5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