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冀中坳陷南部中—新生代构造转换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Mesozoic Cenozoic Tectonic Transi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s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the Southern Jizhong Depress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琦[1,2] 孙永河[2,3] 付晓飞[1,2] 张万福[4] 李熹微[5] 王有功[1,2] 彭贤锋[4]

Wang Qi;Sun Yonghe;Fu Xiaofei;Zhang Wanfu;Li Xiwei;Wang Yougong;Peng Xianfeng(School of Earth Sciences,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 163318,Heilongjiang,China;Key Laboratory of Oil&Gas Reservoir and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Integrity Evalu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Daqing 163318,Heilongjiang,China;College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Ge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of Research Institute,BGP Inc.,CNPC,Zhuozhou 072751,Hebei,China;Exploration Department of Huabei Oilfield Company,CNPC,Renqiu 062552,Hebei,China)

机构地区:[1]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2]“油气藏及地下储库完整性评价”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 [3]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4]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1 [5]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部,河北任丘062552

出  处:《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162);黑龙江省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项目(140119002);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2020D-5007-0108)。

年  份:2024

卷  号:54

期  号:2

起止页码:447-4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3、CAB、CAS、CSCD、CSCD2023_2024、JST、PA、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分析冀中坳陷南部中—新生代构造转换机制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基于地震解释资料,对该区地质结构特征、构造演化及构造转换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其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冀中坳陷南部衡水调节带两侧地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北部为“双断-双向滑脱-背倾半地堑”结构,南部为“多断-单向滑脱-复式半地堑”结构;冀中坳陷南部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大致分为基底演化(中生代)、初始裂陷演化(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时期)、强裂陷演化(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时期)、弱裂陷演化(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时期)及后裂陷演化(馆陶组沉积时期以来)5个阶段;冀中坳陷南部经历了基底NNE向构造体系向新生代NE向构造体系的转换,区域中—新生代以来应力场变化是冀中坳陷多方位复杂构造形成的原因;冀中坳陷南部构造转换作用通过影响洼槽迁移进而影响有效烃源岩分布,通过控制砂体入盆通道影响储层砂体展布,构造变换过程中主干断层位移梯度变化导致横向背斜形成指示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构造体制转换形成的不同规模变换构造具有一定勘探潜力。

关 键 词:渤海湾盆地 冀中坳陷  断层活动性 构造转换  构造演化  油气分布

分 类 号:P618.13] TE12[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