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现实路径    

Empower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Northeast China with New Productive Forces:Theoretical Logic,Key Issues,and Practical Path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侯冠宇[1,2] 张震宇[2] 董劭伟[1]

HOU Guanyu;ZHANG Zhenyu;DONG Shaowei

机构地区:[1]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2]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北京100088

出  处:《湖南社会科学》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中华传统的中国经济学解释研究”(编号:2023JZDZ022);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

年  份:2024

期  号:1

起止页码:69-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SSCI、CSSCI_E2023_2024、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农业是产业发展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不仅对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稳定供应链提供了战略性指导。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传统农业将在数字化创新、生态农业实践、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整合潜力,这些领域的创新发展可以显著提升东北农业的经济效益与品牌价值。但目前仍存在技术推广难度大、专业人才培养推进缓慢、市场与政策对接效率低、农产品加工与产业链整合程度较低、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合理等各种问题。新时代东北农业的未来发展需要采取宏观、系统和前瞻的战略思维,将培育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质生产力,与完善市场经济政策、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培育现代农业人才、有效整合农业产业链相结合,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的示范作用。要促进科技创新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利用更加智能化与自动化的精准农业与数据驱动策略,促进政策与市场发挥协同作用,将生态型模式打造成东北环境绿色发展的转型目标,把深化农产品加工与培育品牌价值作为附加值提升的重点方向,坚持经济与生态的双向发展策略,才能在新的经济周期中稳固其“国家粮仓”的角色并为国家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关 键 词:新质生产力  农业高质量发展  东北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分 类 号:F3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