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乡音”未改:归侨的语言适应与群体认同——以泉州双阳华侨农场为例
Linguistic Adaptation and Group Identity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A Case Study of Shuangyang Farm in Quanzhou,Fuji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U Ti-ti(College of Humanities/Research Center for Southern Fujian Culture Study,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
机构地区:[1]华侨大学文学院/闽南文化研究中心,福建泉州362021
基 金: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FJ2023B0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3BYY176)之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4
期 号:1
起止页码:40-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ZGKJHX、普通刊
摘 要:论文以福建泉州双阳华侨农场为个案,以调研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归侨回国后的语言适应和语言选择状况;语言作为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在归侨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华侨农场作为一种特殊的移民社区,语言生活多言多语并存。共同的侨居地生活和归国经历以及相同的侨居地语言,构建了归侨的群体认同。侨二代大多仍能熟练掌握父辈的侨居地语言,但工作和学习常用语以普通话和当地方言为主;侨三代的祖辈侨居地语言和方言水平则明显衰退,普通话是他们的常用语。归侨社区呈现“侨居地语言→本地方言→国家通用语言”的代际语言转移趋势。华侨农场的多元语言文化生态,是侨乡文化的特殊标签和宝贵资源。深入开展华侨农场语言生活调查,做好归侨社区语言规划、保护与传承侨乡语言资源,有利于深入挖掘侨乡特色语言文化,助推侨乡振兴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关 键 词:印尼归侨 华侨农场 语言适应 群体认同 侨居地
分 类 号:D634.2[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