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何以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How to Forge the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Empowered b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 Ya;WANG Yong(School of Marxism,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School of Marxism,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2]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BKS081)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4
卷 号:45
期 号:1
起止页码:46-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学习借鉴、相互认同累积形成而又保留各自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承载的共同记忆、共同情感、共同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通过唤醒共同身份、强化共同思想、凝聚共同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方案;凭借其有形载体、有感方式、有效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路径。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在机理
分 类 号:D633[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