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华大蟾蜍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克隆、表达与功能鉴定    

Cloning,expression and func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 of Bufo gargariza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肖传光[1] 胡耀廷[1] 杨莉[1] 赵淑娟[1] 王峥涛[1]

XIAO Chuanguang;HU Yaoting;YANG Li;ZHAO Shujuan;WANG Zhengtao(The SATCM Key Laboratory for New Resources&Quality Evalu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The MOE Key Laboratory for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 and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s,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资源与品质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复方中药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3

出  处:《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基  金:上海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YDZX20223100001004)。

年  份:2024

卷  号:38

期  号:1

起止页码:27-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从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肝脏组织中克隆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BgCPR,GenBank登录号:OQ572435)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行功能验证。方法:基于中华大蟾蜍转录组数据库挖掘BgCPR基因序列,使用SnapGene软件设计BgCPR基因两端特异性引物,以蟾蜍肝脏组织总RNA逆转录成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BgCPR蛋白理化性质、空间结构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将蟾蜍BgCPR基因表达框经同源重组整合进入酿酒酵母基因组,利用聚乙二醇法制备转化子微粒体,验证其对细胞色素C的还原功能。结果:克隆得到全长2043 bp的BgCPR基因cDNA,编码680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77852 Da。结构预测显示,BgCPR蛋白为非分泌蛋白;有一段跨膜螺旋区,位于蛋白的第24~46位氨基酸之间;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该蛋白定位于内质网上。采用体外酶活实验证明其具有传递电子功能。结论:本研究克隆得到中华大蟾蜍BgCPR基因,并构建了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BgCPR的酿酒酵母工程细胞,为进一步研究蟾蜍CYP450基因功能乃至解析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中华大蟾蜍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细胞色素P450 蟾蜍二烯内酯  

分 类 号:S865.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