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医工结合视角下针灸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新医科”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转型的实例分析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profession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cine-engineering interdiscipline: case analysi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medical edu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天成[1,2] 卢东东[3] 温中蒙[2] 张启民[4] 徐斌[1]

XU Tiancheng;LU Dongdong;WEN Zhongmeng;ZHANG Qimin;XU Bin(Key Laboratory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Research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 Medicine,Nanjing 210023,Jiangsu Province,China;Zhimei Kangmin(Zhuhai)Health Technology Co.,Ltd.,Zhuhai 519075,Guangdong Province;Suzhou Institute of Aerospace Information Innov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Institute of Biomechanics,Department of Aeronautics andAstronautics,Fudan University)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3 [2]智美康民(珠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75 [3]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苏州研究院 [4]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生物力学研究所

出  处:《中国针灸》

基  金:江苏省教育厅“十三五”重点课题项目:B-a/2020/01/30;罗林秀教师发展基金项目:LLX2023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项目:2022YFB4703100;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项目:XT202001。

年  份:2024

卷  号:44

期  号:2

起止页码:209-2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AS、CSCD、CSCD2023_2024、EMBASE、JST、PUBMED、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医工交叉的主体框架下,面向医科问题、选取工科技术、应用理科思维、协同商科落地,建立“医产学研”的针灸推拿人才可持续培养体系,是支撑传统医学发展的潜在动力。本文通过分析针灸专业医工交叉的难点,结合项目开展前期的医工交叉合作历程,对“新医科”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转型的实例进行分析,以期酝酿可复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针灸推拿 医工交叉  医学教育  新医科  

分 类 号:G642] R-4[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