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    

New Productive Forces System:Factor Characteristics,Structural Bearing and Functional Orient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群慧[1] 盛方富[2,3]

HUANG Qun-hui;SHENG Fang-fu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 [3]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出  处:《改革》

年  份:2024

期  号:2

起止页码:15-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每次人类社会大变局都蕴含着生产力的巨大革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内在要求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从系统论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功能构成的“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其中,新质生产力要素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基础设施等构成,新质生产力在结构承载上表现为由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主导发展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功能则凸显新发展理念、追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取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扩大新型要素供给、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新质生产力系统功能取向,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塑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关 键 词: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要素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分 类 号:F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