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山西组砂体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    

Sandbody superimposition patterns and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significance of Permian Shanxi Formation in Daniudi gas field,Ordos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雷涛[1] 莫松宇[2] 李晓慧[1] 姜楠[2,3] 朱朝彬[2] 王桥[2] 瞿雪姣[2,3] 王佳[2,3]

LEI Tao;MO Songyu;LI Xiaohui;JIANG Nan;ZHU Chaobin;WANG Qiao;QU Xuejiao;WANG Jia(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North China Oil&Gas Branch Company,Sinopec,Zhengzhou 450006,China;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Complex Oil and Gas 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Chongqing 40133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郑州450006 [2]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3]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出  处:《岩性油气藏》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挤压构造动力影响下富有机质页岩有机-无机成岩效应及孔隙改造机理”(编号:42202122);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渝西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储层“铂金靶点”富硅成因机制及储集意义”(编号:CSTB2022NSCQMSX1586)联合资助。

年  份:2024

卷  号:36

期  号:2

起止页码:147-1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AS、CSCD、CSCD2023_2024、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河流相砂体储层构型对致密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和天然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和钻井岩心观察,结合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致密砂岩的砂体构型要素、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发育六级复合辫流带和五级单一辫流带,其中单一辫流带包括河床(分流河道)和河漫共2个四级构型单元,河道内单个心滩沉积包含有三级增生体和落淤层;(2)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五级单一辫流带中的四级泛滥平原沉积较辫状河河漫沉积更加发育,辫状河心滩沉积中落淤层欠发育;(3)山西组上部山2-2亚段辫状河单一辫流带内砂体呈“河道-心滩”连续沉积,泥质不发育,砂体叠置程度高(多呈复合式叠置)、连通性好,优质储层多;(4)山西组中下部山1段和山2-1亚段三角洲平原沉积中,西部河道连片性好,砂体以复合式和侧拼式叠置样式为主,连通性和生产效果均较好,东部砂体多为孤立式和侧接式,砂体钻遇率低,单井产量差。

关 键 词:砂体构型  三角洲平原 辫状河  辫流带  山西组 二叠系 大12井区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分 类 号:TE122.23] 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