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Moxibustion on Vascular Dementia and Hemorheology and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U Menglu;LI Fei;QIU Shuaihui;GU Na;HAN Shuyu;LI Weiran;WANG Kepo;ZHOU Xinhua;LI Shenlin(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Anhui Hefei 230038,China;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Anhui Hefei 230061,China;Tonghua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lin Tonghua 134199,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30038 [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61 [3]吉林省通化县中医院康复中心,吉林通化134199
基 金:安徽高校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KJ2021A0549);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21126)。
年 份:2024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133-1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确诊VD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辨经刺井针治疗)、艾灸组(化瘀通络灸治疗)及针灸组(辨经刺井结合化瘀通络灸治疗),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予以基础药物及康复训练、普通针刺治疗,每周6次,疗程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当天观察各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血液流变学、血清IL-1β、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MMSE、MoCA及ADL量表的评分均升高(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及血清IL-1β水平均降低(P<0.05),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治疗后各指标无明显差异,针灸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与艾灸组相比,针灸组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及IL-1β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灸结合治疗VD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VD患者智能缺损、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液流变学,减轻神经细胞炎性损伤有关。
关 键 词:血管性痴呆 辨经刺井针 化瘀通络灸 康复训练 血液流变学 IL-1β IL-10
分 类 号:R24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