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乌蒙山区县域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与格局演化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function coupling coordination in Wumeng Mountain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O Chengbin;ZHOU Mingzhong;ZHANG Di;LIU Chunjun;YAO Chengyong;LIU Pingai;YI Xiangfei(School of Geography&Environmental Scie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Ludian County Natural Resources Bureau,Zhaotong,Yunnan 657000,China;School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Tourism,Zhaotong University,Zhaotong,Yunnan 657000,China;Guizhou Jiang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mpany,Zunyi,Guizhou 563000,China;Guizhou Qiannan Economic College,Huishui,Guizhou 550600,China)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2]鲁甸县自然资源局,云南昭通657000 [3]昭通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4]贵州江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遵义563000 [5]贵州黔南经济学院,贵州惠水550600
基 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2J0976)。
年 份:2024
卷 号:42
期 号:1
起止页码:45-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AS、JST、RCCSE、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为探索乌蒙山区县域“三生”空间功能间的时空特征与互动关系,研究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以鲁甸县2009、2014和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矢量数据库和DEM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源,采用耦合协调度与反距离权重插值法,解析三生功能之间的耦合协调性,并分析不同海拔、坡度和坡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空间面积构成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以生产功能为主且空间分布较为均衡;生活功能主要以带状和点状分布于研究区坝区、农村居民点与建制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集中;生态功能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西北部和中部富集林地和草地的高寒山区,与生产功能、生活功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互补性。2)研究区“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呈现5种类型,以高度协调区与中度协调区为主基调,空间上呈现出中部和中南部较高的格局特征,时间尺度上变化特征较小,仅西南部增加几块团块状低耦合协调区。3)在地形特征上,2009和2014年耦合协调高值区分布于2000~2500 m海拔之间,2018年则在海拔2500 m时耦合协调度高值区面积占比最大;以坡度在小于5°时中度协调和高度协调区组合所占国土面积最大,随坡度的增加,耦合协调度等级逐渐降低;以坡向为正阳向时中度协调和高度协调区组合所占比例最大,坡向为半阳向次之。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三生空间 乌蒙山区 时空演化 耦合协调度
分 类 号:F301] F205] X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