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影响下伊犁河谷生境质量预测研究    

Prediction of habitat quality in the Ili River Valle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隋露[1] 闫志明[2] 李开放[3] 何佩恩[1] 马英杰[1] 张汝萃[1]

SUI Lu;YAN Zhiming;LI Kaifang;HE Peien;MA Yingjie;ZHANG Rucui(Facul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Faculty of Law),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Xinjiang,China;MPA Education Center,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Xinjiang,China;School of Geography and Ocean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Jiangsu,China)

机构地区:[1]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2]新疆农业大学MPA教育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干旱区地理》

基  金:2023年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XJEDU2023J019)资助。

年  份:2024

卷  号:47

期  号:1

起止页码:104-1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AB、CSCD、CSCD2023_2024、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生境质量是衡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准确预测生境质量的演变对于推动区域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耦合系统动力学-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SDPLUS)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VEST)模型,预测了2035年不同气候情景下(SSP1-2.6、SSP2-4.5、SSP3-7.0、SSP5-8.5)伊犁河谷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并评估了其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80—2020年,伊犁河谷土地利用类型呈现“4增2减”的变化趋势。2035年4种气候情景下,伊犁河谷林草地面积降幅较大,建设用地扩张趋势较为明显,挤占了城郊优质耕地资源。(2)伊犁河谷生境质量等级与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密切相关。生境高值及较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地形崎岖的林草地覆被区,低值及较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集聚区及南北天山未利用地覆被区。(3)1980—2020年,伊犁河谷生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生境质量退化区主要分布在伊犁河-巩乃斯河流域以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4)2035年4种气候情景下,伊犁河谷生境指数持续走低。生境指数均值排序为:SSP1-2.6>SSP2-4.5>SSP3-7.0>SSP5-8.5。伊宁市、边境口岸、农牧业基地等区域生境质量存在退化风险。研究结果可为伊犁河谷地区生态修复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为干旱区半干旱区生境质量预测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生境质量  气候变化情景  SD-PLUS模型  InVEST模型  伊犁河谷

分 类 号:P467[大气科学类] X1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