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好算法,坏算法?算法逻辑下零工工作者的过度劳动研究    

Good algorithms,bad algorithms:Research on the gig workers′overwork under the algorithmic logic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裴嘉良[1] 刘善仕[1] 张志朋[2] 谢宇[1]

PEI Jialiang;LIU Shanshi;ZHANG Zhipeng;XIE Yu(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School of Labor Relations and Human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Beijing 100000,China)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北京100000

出  处:《管理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32003、72272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202224)。

年  份:2024

卷  号:38

期  号:1

起止页码:101-1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SCD、CSCD2023_2024、CSSCI、CSSCI2023_2024、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天然具有“最优解”属性的算法技术使平台对零工工作者效率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算法逻辑的管理控制下,数字零工群体面临着高强度、高压力和高风险的过度劳动困境。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了算法控制何时以及如何影响零工工作者过度劳动。问卷调查发现(N=1004),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的三个维度有着差异化的影响效应:首先,零工工作者感知到的算法追踪评估会通过抑制工作自主性,进而导致过度劳动;其次,零工工作者感知到的算法行为约束会通过诱发工作不安全感,进而导致过度劳动;最后,零工工作者感知到的算法规范指导作为一种个体能够感知到的技术支持资源,不仅调节了算法追踪评估与工作自主性的关系、算法行为约束与工作不安全感的关系,还调节了算法追踪评估通过工作自主性影响过度劳动、算法行为约束通过工作不安全感影响过度劳动的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有助于学界辩证地认识算法控制这一新兴管理实践,并为我国零工经济市场中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序构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提供实践启示。

关 键 词:零工工作者  感知算法控制  工作自主性 工作不安全感 过度劳动  

分 类 号:C936[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