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容迟网络中基于节点社会属性的激励机制    

Incentive mechanism based on node social attributes in delay‑tolerant networ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常亚楠[1] 周俊杰[1] 崔建群[1] 杨任汀[1] 周浩[2]

CHANG Yanan;ZHOU Junjie;CUI Jianqun;YANG Renting;ZHOU Hao(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9,China;Network and Informatization Center,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23,China)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430079 [2]武汉轻工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武汉430023

出  处:《计算机应用》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702210)。

年  份:2023

卷  号:43

期  号:S02

起止页码:142-1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SCD、CSCD_E2023_2024、INSPEC、JST、RCCSE、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针对容迟网络(DTN)中存在部分节点不合作的问题,提出基于节点社会属性的激励机制(IMNSA)。首先,定义节点协作度、奉献值衡量节点协作程度,其中,协作度体现节点的合作情况,奉献值量化节点在数据传输中的贡献。其次,设置奖励与惩罚策略以提高节点协作的积极性。奖励策略是基于节点协作度与奉献值的消息管理策略;惩罚策略通过强制自私节点转发若干条其他节点的消息迫使节点合作。最后,为提高消息投递率,提出节点羁绊值的概念,通过羁绊值筛选朋友节点以加大消息的扩散程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机制可有效提高节点协作度,相较于Spray and Wait(SaW)算法,节点的平均协作度提高了112%,同时在消息投递率方面比Prophet平均提高106.48%,负载率比Prophet平均降低86.8%。可见,所提机制在激励节点合作方面具有不错的效果,同时可以保持较高的投递率和较低的网络负载,在社交DTN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容迟网络 自私性 协作度  激励机制 羁绊值  

分 类 号:TP39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