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油茶根腐病与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Correlation between root rot of Camellia oleifera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娅琳[1] 吴峰婧琳[1] 陈健鑫[1] 武自强[1] 刘丽[1] 张东华[1] 马焕成[2] 伍建榕[1,2]

YANG Ya-lin;WU Feng-jing-lin;CHEN Jian-xin;WU Zi-qiang;LIU Li;ZHANG Dong-hua;MA Huan-cheng;WU Jian-rong(College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Disaster Warning and Control in Universities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224,China;College of Biodiversity Forestry,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Kunming 650224,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 [2]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

出  处:《西南农业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2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200X)。

年  份:2023

卷  号:36

期  号:11

起止页码:2426-24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SCD、CSCD_E2023_2024、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究德宏州油茶根腐病不同发病程度根系内以及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和差异性。【方法】分别采用染色法和湿筛沉淀法测定油茶根系AMF定殖率和根际土壤孢子密度,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油茶根系及根际土壤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发病程度的加重,AMF的定殖率和孢子密度逐级递减,呈负相关。基于高通量结果在油茶根系以及根际土壤中共检测到203个AMF⁃OTUs,分属于1门1纲4目7科5属(属水平将未定名和未分类的AMF归入“Oth⁃ers”)。在属分类阶层上,不同病害等级的油茶根系以及根际土壤的AMF种类和分布不同。根系内:发病程度较轻的油茶较发病程度严重的油茶,OTUs、Ace指数、Chao指数更高,且随病害的加重Shannon指数呈现逐级递减的趋势(HR0>DR1>DR2>DR3>DR4)。根际土壤内:随病害程度的加重,OTUs逐级递减(HS0>DS1>DS2>DS3>DS4),发病程度较轻的油茶较发病程度严重的油茶,Ace指数、Chao指数更高,Shannon指数无明显变化。PCA分析表明不同病害等级的油茶AMF群落结构会发生改变,患病后群落结构趋于相似,与健康油茶有明显差异。AMF均匀度、孢子密度和定殖率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相关性,但土壤理化性质不影响AMF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结论】初步探明了患病后油茶根系和根际土壤中AMF群落的变化特征:患病的油茶根系内AMF的定殖率和多样性降低,根际土壤内AMF孢子密度下降,同时根系及根际土壤中AMF群落结构都发生了改变,本研究为筛选具有拮抗作用的AMF菌剂防治油茶病害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 键 词:油茶根腐病  丛枝菌根真菌 高通量测序 差异性  根际土壤

分 类 号:S47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