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形态重塑:技术框架、能力特征及应用趋势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Reshaping of Future Education: Technical Framework, Capabi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Tren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邦奇[1,2] 聂小林[3] 王士进[3] 袁婷婷[1] 朱洪军[2] 赵子琪[1] 朱广袤[1]

LIU Bangqi;NIE Xiaolin;WANG Shijin;YUAN Tingting;ZHU Hongjun;ZHAO Ziqi;ZHU Guangmao(iFLYTE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Hefei Anhui 230088;Schoo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iFLYTEK CO.,Ltd.,Hefei Anhui 230088)

机构地区:[1]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88 [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3]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出  处:《电化教育研究》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国家重大课题“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VGA230012);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智能教育开放课题“基于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iED2023-007)。

年  份:2024

卷  号:45

期  号:1

起止页码:13-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3、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预训练技术的发展和计算硬件的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其表现出的智能涌现、强认知性、高通用性等卓越能力为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驱力,这将引发未来教育形态的变革和重塑。文章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发展,分析了其内涵、技术框架及主要特征。并以星火大模型为例,剖析了以国产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能力及其典型教育应用场景,发现大语言模型的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等方面能力在教育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将促进教育主体关系转变、教育环境智能升级、教育资源供给创新、智能教学方式重塑、评价理念方式变革、智能教育伦理治理等方面的变革,助力人类教育与学习形态重塑。

关 键 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形态 教育数字化转型  星火大模型  应用场景  发展趋势  

分 类 号:G434[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