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Ren Yunmao;Wen Zhiyong;Wang Minnan;Li Fan;Jia Zhongkui(Beijing Xishan Experimental Forest Farm Management Office,Beijing 100093,China;Beijing Huairou District Landscape Greening Bureau,Beijing 101400,China;Beijing Miyun District Landscape and Greening Bureau,Beijing 101599,China;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Planning Institute,Yinchuan 75000,Ningxia,China;Key Laboratory for Silviculture and Conserv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管理处,北京100093 [2]北京市怀柔区园林绿化局,北京101400 [3]北京市密云区园林绿化局,北京101599 [4]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院,宁夏银川750000 [5]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387)。
年 份:2023
卷 号:45
期 号:12
起止页码:108-1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3_2024、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根据第8次园林绿化植物普查中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北京市森林碳汇能力进行评估,为该市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计算北京市森林整体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变化,并采用造林成本法和碳税法对其碳储量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1)北京市森林总碳储量为1934.59万t,碳密度为32.35 t/hm^(2),各区域中密云区、延庆区、顺义区的碳储量较大,占比分别为13.79%、12.73%和11.40%,而碳密度较大的为顺义区、大兴区、通州区;平原和山地的碳密度均表现为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且平原地区碳密度约是山地的3.3倍;山地和平原地区的碳储量均以阔叶树为主,且平原地区表现出更强的森林固碳能力;防护林是森林碳储量贡献的主体,其中水土保持林碳储量最多,为414.15万t,而碳密度最大为农田防护林(175.23 t/hm^(2));优势树种碳储量大小排列为:其他杨树>栎树>油松>其他阔叶树>侧柏>刺槐>桦树>华北落叶松>山杨,碳密度大小排列为:其他杨树>桦树>华北落叶松>山杨>油松>刺槐>栎树>其他阔叶树>侧柏;不同起源中碳储量和碳密度均表现为:人工林>飞播林>天然林;龄组中碳储量大小:中龄林>幼龄林>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碳密度的总体规律为随着龄级的增大而增大。(2)从第1次到第8次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持续增长;林种中特种用途林增长率最高,碳密度最大;华北落叶松、山杨的碳储量先增加再减少,而刺槐、桦树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他树种都呈增加趋势,而油松、华北落叶松、山杨的碳密度先增后减,侧柏、柞树、桦树先减后增,刺槐、阔叶树持续减小,杨树持续增大;天然林和人工林都呈增长趋势。(3)依据造林成本法和碳税法的不同碳价格估算,北京市森林碳储量经济价值在54.14×10^(8)~232.15×10^(8)元之间,碳�
关 键 词:北京市 碳汇 森林碳储量 碳密度
分 类 号:S75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