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交代地幔源区与造山带铜镍成矿作用  ( EI收录)  

Genetic correlation of metasomatized mantle source with Ni-Cu mineralization in orogenic bel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薛胜超[1] 刘金宇[2] 周翊[3] 辛雨[1] 姚卓森[4] 王庆飞[1] 邓军[1]

XUE ShengChao;LIU JinYu;ZHOU Yi;XIN Yu;YAO ZhuoSen;WANG QingFei;DENG Ju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National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China,Beijing 100050,China;School of Geo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2]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100050 [3]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500 [4]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出  处:《岩石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903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42172076、41802076)联合资助.

年  份:2024

卷  号:40

期  号:1

起止页码:60-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3、CAS、CSCD、CSCD2023_2024、EI、GEOBASE、IC、JST、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造山带具有复杂的动力学环境、俯冲交代历史和热力学状态,其地幔源区物质组成、熔融机制和岩浆产物明显不同于地幔柱和大陆裂谷带,因此造山带环境中与镁铁-超镁铁质岩浆有关的铜镍成矿作用有别于板内环境。本文综述了交代地幔源区与造山带铜镍成矿关系的新进展,重点聚焦于:(1)岩石圈与软流圈的贡献。成矿岩浆来源于上涌的软流圈驱动交代岩石圈地幔不同程度的混合熔融,其中后俯冲阶段岩浆产物的成矿作用最为普遍、规模最大;岩石圈地幔经历不同比例俯冲板片沉积物熔体(富钙沉积物)和低温蚀变洋壳流体交代,具有显著的富挥发分和碳酸盐特征。(2)幔源岩浆氧化还原状态对成矿的约束。显生宙造山带成矿初始岩浆(硫化物未发生饱和)可能普遍为氧化性岩浆,岩浆体系硫化物饱和前后存在氧逸度骤降,导致岩浆体系硫化物饱和时硫的溶解度呈指数级下降,直接触发硫化物熔离,或者为达到熔离创造低的硫溶解度条件,其中岩浆还原作用由碳质物在岩浆期的有效混染造成。(3)挥发分对岩浆硫化物的运载汇聚。挥发分显著降低熔体粘度,从而减小粘滞阻力对岩浆超压的消耗;岩浆在上侵减压过程中挥发分能够发生出溶-成核作用,形成大量低密度气泡并与硫化物液滴形成复合液滴,促进硫化物液滴聚结,提高其成矿元素含量,并向上输运硫化物。总之,全球部分典型铜镍成矿省与交代地幔时空耦合关系表明,地幔具交代属性可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岩浆硫化物成矿。尽管交代地幔对造山带铜镍成矿的贡献方面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但前寒武造山带幔源岩浆氧化还原状态对成矿的影响、造山带镍铜钴成矿多样性、经历不同交代作用的地幔源区熔融过程中亲铜元素的行为机制、壳幔圈层内挥发分循环对亲铜元素迁移-富集的控制作用等领域仍需深入研究�

关 键 词:铜镍矿 交代地幔源区  岩浆还原作用  挥发分 造山带

分 类 号:P588.11] P618.41[地质学类;地质类] P618.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