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医患共同决策护理干预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行为的影响    

The eff ects of doctor-patient shared decision-mak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impulsive behaviour of bipolar disorder pati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小梅[1] 周新英[1] 王家禄[2] 漆灵霞[3] 刘淑红[1]

GUO Xiaomei;ZHOU Xinying;WANG Jialu;QI Lingxia;LIU Shuhong(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Ji'an,343000,China)

机构地区:[1]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343000 [2]井冈山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3]江西省精神病院

出  处:《护理实践与研究》

基  金:吉安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吉安科技字[2020]20号133)。

年  份:2023

卷  号:20

期  号:23

起止页码:3617-36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普通刊

摘  要:目的 探讨医患共同决策(SDM)护理干预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医院收治的88例B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SDM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冲动行为、症状严重程度、社会行为功能以及自护能力。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测量表(SCoR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实施SDM护理干预模式的观察组患者SCoRS评分低于对照组,MOAS体力攻击维度评分、总分低于对照组,PANS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物品攻击、自我攻击以及语言攻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A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ESCA各维度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M干预模式应用于BPD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行为,缓解其抑郁、躁狂程度,提高其社会行为功能以及自护能力。

关 键 词:医患共同决策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冲动行为 社会行为功能  

分 类 号:R47[护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