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生态廊道识别的拉萨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based on ecological corridor identification in Lhasa River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韩王亚[1,2] 夏双双[3] 周维[2] 申宇[2,4] 苏旭坤[2,4] 刘国华[2,4]

HAN Wangya;XIA Shuangshuang;ZHOU Wei;SHEN Yu;SU Xukun;LIU Guohua(School of Applied Meteor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r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jing 100085,China;Changuang School of Honors,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uironment,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jing 100049,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210044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南京210044 [4]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402)。

年  份:2023

卷  号:43

期  号:21

起止页码:8948-89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EAPJ、GEOBASE、IC、J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生态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以拉萨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生态源地-阻力面-生态廊道”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范式,评估流域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固碳、生境质量四项生态系统服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分级识别生态源地;选择土地覆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地形起伏度、坡度、距道路距离、距水体距离作为主要阻力因子,利用熵权法形成综合阻力面;利用Linkage Mapper工具基于最小成本路径理论识别生态廊道并判定生态节点,构建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提取生态源地20个,总面积2531.4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7%;生态廊道36条,总长度916.87 km,与拉萨河干流平行呈“二”字型分布;生态节点13个,集中分布在裸地、裸岩、低覆盖度草地等地类,构建以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组成的“面-线-点”结构生态网络。研究结果为拉萨河流域生态安全和生态经济协调提供数据支持,为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 键 词:生态廊道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 拉萨河流域

分 类 号:X3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