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功能型聚合物提高采收率实验    

Enhance oil recovery experiment of functional polym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董龙[1,2] 李宜强[3,4] 温静[5] 刘哲宇[3,4] 于波[6] 张会丽[1,2] 刘达[1,2]

DONG Long;LI Yiqiang;WEN Jing;LIU Zheyu;YU Bo;ZHANG Huili;LIU Da(Heilong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Oilfield Applied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Daqing 163712,China;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Daqing Normal University,Daqing 163712,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Prospecting,Beijing 102249,China;Colleg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China;PetroChina Liaohe Oilfield Company,Panjin 124010,China;Produc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PetroChina Daqing Oilfield Co Ltd,Daqing 163453,China)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油田应用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712 [2]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3]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 [5]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6]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453

出  处:《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模态碎屑岩人造岩心孔隙结构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52074318);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水驱油藏CO_(2)驱提高采收率与埋存协同应用研究”(LH2023B014)。

年  份:2023

卷  号:42

期  号:6

起止页码:114-1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给老油田提供增产新技术,以适用于大庆油田的新型聚表剂为例,探索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对比Ⅰ型、Ⅱ型2种聚表剂的分子结构和微观形貌差异,结合增黏性、抗剪切性、耐盐性以及乳液稳定性、渗流特征、驱油动态性能等,研究聚表剂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Ⅰ型、Ⅱ型聚表剂的基础结构均是聚丙烯胺;Ⅰ型聚表剂分子链具有立体网状结构,具有更粗壮的链条,其增黏性能、耐盐性能和抗剪切性能均优于Ⅱ型聚表剂;Ⅱ型聚表剂分子链以平行的形式排列,其空间网络结构复杂,乳化性能更佳,Ⅱ型聚表剂具有较低的阻力系数以及驱油注入压力,其与储层的匹配性较好,所以在相同条件下Ⅱ型聚表剂的采收率比Ⅰ型聚表剂高4.52百分点,具有更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成果可为改善聚驱效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关 键 词:聚表剂  阻力系数  波及体积 性能特征  驱油机理 提高采收率

分 类 号:TE357.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