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低温条件下纯膜MBBR系统脱氮能力中试研究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of a Pilot-scale Pure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SystematLowTemperatur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Jing-miao;BI Xue-jun;YANG Xin-ci;CHEN Shan-shan;PAN Kai-ling;FAN Xing;ZHOU Xiao-lin(State and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Reclamation,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Qingdao 266033,China;Yantai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Management Center,Yantai 264000,China)
机构地区:[1]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山东青岛266033 [2]烟台市环卫管理中心,山东烟台264000
基 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0CXGC011202);欧盟ERASMUS+计划项目(619456-EPP-1-2020-1-NO-EPPKA2-CBHE-JP)。
年 份:2023
卷 号:39
期 号:19
起止页码:19-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GEOBASE、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针对传统活性污泥低温硝化限制性瓶颈问题,构建了两段式A/O耦合纯膜MBBR系统,开展了低温条件下纯膜MBBR系统生物脱氮能力中试研究,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了纯膜MBBR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对生物脱氮作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0~12℃、生物膜载体在缺氧池和好氧池的填充率分别为40%和50%、系统进水有机物与氨氮容积负荷(以SCOD和NH_(4)^(+)-N计)分别为(236.94±42.63) g/(m^(3)·d)与(56.93±2.97) g/(m^(3)·d)的条件下,系统对SCOD、NH_(4)^(+)-N、总无机氮(TIN)的去除率分别为(71.20±4.64)%、(93.26±2.70)%、(62.30±2.41)%,出水浓度分别稳定在(45.29±4.42)、(2.56±1.02)、(14.92±1.20) mg/L;由于可利用碳源性质与结构的不同,导致前置与后置缺氧池在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各好氧池形成明显的功能区化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物膜结构,生物膜载体表面最大硝化能力(以NH4+-N计)在0.49~1.07 g/(m^(2)·d)之间,各好氧池的硝化能力与自养活性生物量和硝化菌相对丰度呈正相关。
关 键 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低温 脱氮 活性生物量 微生物群落结构
分 类 号:TU9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