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Ulcerative Colitis under Guid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晓明[1,2] 柳越冬[2] 都静[3] 臧思源[2]

ZHANG Xiaoming;LIU Yuedong;DU Jing;ZANG Siyuan(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03,Liaoning,China;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

机构地区:[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 [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沈阳110003 [3]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

出  处:《中华中医药学刊》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74449,81072819);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JH2/10300072)。

年  份:2023

卷  号:41

期  号:9

起止页码:46-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IC、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目前是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主要与感染、免疫、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相关。中医学根据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常将其归属于“泄泻”“久痢”“休息痢”“肠风”“滞下”等范畴。中医学基础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与五脏相关,六腑相应,生理与病理互为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也离不开上述原则,疾病的发生不外乎由于内因(先天、情志)及外因(外感六淫、饮食、过劳)所导致的身体脏腑亏虚、气血阴阳失和、经络阻滞后,所产生一系列的病理产物(瘀、痰、湿、火、毒)而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是复杂的病理过程,而绝不是局部单独某一肠段因素。各种病因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合而致病,病程也有缓急长短之分,病性又有寒热、虚实之别,出现错综复杂的证候。该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多变,但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发病的基础。本虚以脾肾亏虚,阴阳气血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毒邪蕴结,气血阻滞,兼有肝郁,肺气失宣等。本虚标实共致气血瘀滞,湿毒瘀互结,合而为病。以中医学传统理论作为指导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良好满意疗效,有着广阔的治疗前景;历代及近代医家根据中医理论对此病病因病机有多样化理解。故该文就此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作进一步探讨。

关 键 词: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病机 研究进展  综述  

分 类 号:R256.3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