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优势分析法的中东大西洋渔获量国别和地区差异分析    

Country and Region Based Differences in Fishing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tlantic Ocean Using Dominance An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忠[1] 陈新军[1] 余为[1]

ZHANG Zhong;CHEN Xinjun;YU Wei(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s,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Oceanic Fisheries,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of Oceanic Fisheries Resources,Ministry of Education,Key Laboratory of Oceanic Fisheries Exploration,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Shanghai 201306,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出  处:《渔业科学进展》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404);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9DZ1207502)共同资助。

年  份:2023

卷  号:44

期  号:6

起止页码:18-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3_2024、DOAJ、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东大西洋是世界重要的渔业捕捞区域,分析其渔获组成以及不同捕捞国家和地区的渔获量情况,有利于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根据1950—201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中东大西洋海域渔获量数据,采用优势分析法(dominance analysis),对中东大西洋海域及不同年代沿海和非沿海国家和地区的渔获量和渔获种类组成及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中东大西洋渔获量整体呈增长趋势,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筛鲱(Ethmalosa fimbriata)、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圆鲭(Scomber colias)等4种鱼类是该海域的优势种,对渔获量贡献度高,各年代平均合计贡献度为52.06%。在中东大西洋沿海国和地区(以下简称“沿海国和地区”)中,摩洛哥、塞内加尔、加纳、喀麦隆、尼日利亚等5个国家和地区对该海域贡献度高,各年代平均合计贡献度为65.07%,其中,摩洛哥和塞内加尔在每个年代的贡献度均大于10%。欧盟、俄罗斯(苏联)、日本是中东大西洋非沿海国和地区(以下简称“非沿海国和地区”)的主要贡献来源,各年代平均合计贡献度为82.71%,其中,欧盟在各年代平均合计贡献度近60%。中国内地在该海域的累计渔获量仅55.71万t,不到日本的18%。研究认为,中东大西洋渔业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过度捕捞或者开发,建议科学制定渔业管理措施,适当降低捕捞强度,合理开发沙丁鱼、头足类等主要渔获物种,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中东大西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优势分析  中东大西洋  捕捞国家和地区  渔获量 可持续发展

分 类 号:S93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