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同碰撞海沟盆地砂岩物源分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EI收录)  

Provenance analysis of sandstone in the syncollisional trench basin of the Bangong Lake-Nujiang suture zone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潘应娣[1] 胡修棉[1] 马安林[1] 梁文栋[2]

PAN Yingdi;HU Xiumian;MA Anlin;LIANG Wendong(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f Endogenous Metal Deposits,Nanjing,Jiangsu 210023,China;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Chengdu,Sichuan 610059,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3 [2]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出  处:《地质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88101)资助的成果。

年  份:2023

卷  号:97

期  号:9

起止页码:2992-30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EAPJ、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同碰撞海沟沉积可为重建板块缝合带大地构造演化、约束陆块初始碰撞时间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改则县亚多组和日土县多仁组进行了沉积学、岩相学、碎屑锆石年代学、重矿物研究。沉积学分析表明,多仁组、亚多组沉积于海底扇环境。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限制了最早沉积时代为晚侏罗世。多仁组、亚多组砂岩Q:F:L分别为52:4:44、32:8:60,均以丰富的沉积岩和酸性火成岩岩屑及少量的变质岩屑为特征;重矿物以磷灰石、锆石、电气石等稳定重矿物为主。多仁组和亚多组具有相似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模式,主峰分布在350~200 Ma、550~450 Ma、900~750 Ma、1900~1800 Ma、2550~2450 Ma范围内。这些数据表明,亚多组、多仁组碎屑物质来源于沉积区北侧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增生杂岩及南羌塘岩浆岩。多仁组、亚多组出现的大量沉积岩岩屑,表明物源区经历了广泛的构造缩短作用,导致沉积岩和同期岩浆岩被剥蚀,因此多仁组、亚多组是拉萨-羌塘同碰撞的产物。据此推断,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改则-日土区域拉萨-羌塘初始碰撞发生在晚侏罗世多仁组、亚多组沉积之前。

关 键 词:晚侏罗世 多仁组  亚多组  物源分析 拉萨-羌塘碰撞  

分 类 号:P548] P588.212.3[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