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真菌发酵有效提升秸秆炭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    

Fungal fermentation enhances organic pollutant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straw biocha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修江辉[1] 马康婷[1] 徐梦萍[1] 刘冰洋[1] 王群[1] 单胜道[1] 刘舒晨[1] 邵俊诚[1]

XIU Jianghui;MA Kangting;XU Mengping;LIU Bingyang;WANG Qun;SHAN Shengdao;LIU Shuchen;SHAO Juncheng(Key Laboratory of Recycling and Eco-treatment of Waste Biomass of Zhejiang Province,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s,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Zhejiang,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科技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与生态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3

出  处:《微生物学通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E0196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727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9D030001)。

年  份:2023

卷  号:50

期  号:10

起止页码:4372-43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背景】我国农业废弃秸秆存量大,微生物发酵无法实现其彻底转化,仍造成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秸秆发酵废弃物可经热解炭化制备吸附剂用于水体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目的】探究以秸秆发酵废弃物为原料所制备秸秆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明确发酵过程对秸秆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及机制,为水体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和秸秆发酵废弃物的再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丝状真菌里氏木霉QM6a和棘孢木霉T-1为发酵菌株,分别对小麦和水稻秸秆进行固态发酵,发酵残渣经热解炭化后用于吸附典型有机偶氮染料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结果】发酵处理可缩短吸附平衡时间,有效提高小麦秸秆炭对MB的吸附效率,但对水稻秸秆炭吸附性能无明显提升作用。棘孢木霉T-1发酵的小麦秸秆经600℃热解所得秸秆炭(BaWS600)对MB(50mg/L)的吸附效率较天然秸秆炭(BWS600)提高53.6%。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有效模拟吸附过程,BaWS 600的平衡吸附量比BWS 600和BWS 800高119.4%和299.4%。Freundlich模型可较好描述等温吸附过程,表明MB在秸秆炭表面的吸附为多分子层吸附。秸秆发酵将小麦秸秆炭比表面积提高47.4%-245.8%不等,且可增加热解炭化产物表面含氧官能团丰富度,是MB吸附效率得以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结论】真菌发酵过程可有效改善秸秆炭性状和污染物吸附性能,而棘孢木霉T-1因具有更优的纤维素酶分泌能力,更适合作为发酵菌株用于改良秸秆炭污染物吸附性能。

关 键 词:固态发酵 秸秆炭  有机污染物吸附  丝状真菌 棘孢木霉  

分 类 号:TQ424] X703] X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