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黑龙江省老爷岭南部东北梅花鹿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及廊道构建    

Habitat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d corridor construction for sika deer(Cervus nippon hortulorum)in southern Laoyeling,Heilongjiang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启蕃[1] 陈红[2,5] 牛莹莹[3] 张子栋[2] 梁卓[4] 田新民[5] 张明海[1] 周绍春[2]

WANG Qifan;CHEN Hong;NIU Yingying;ZHANG Zidong;LIANG Zhuo;TIAN Xinmin;ZHANG Minghai;ZHOU Shaochun(College of Wildlife and Nature Reserves,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Wildlif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150081,China;Kunming Zoo,Kunming 650021,China;Heilongjiang Laoyeling Amur Tiger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uiyang 157212,China;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Mudanjiang 157011,China)

机构地区:[1]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哈尔滨150081 [3]昆明动物园,昆明650021 [4]黑龙江老爷岭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绥阳157212 [5]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牡丹江157011

出  处:《兽类学报》

基  金: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GA23A902)。

年  份:2023

卷  号:43

期  号:5

起止页码:489-5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_E2023_2024、GEOBASE、IC、JST、PUBMED、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东北梅花鹿(Cervus nippon hortulorum)在我国主要分布区为黑龙江省老爷岭南部,开展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和构建连接核心栖息地斑块的生态廊道是对该物种保护和恢复的基础。本研究于2018—2021年,通过大样方调查和相机监测的方法收集到763个梅花鹿出现位点,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对该地区梅花鹿栖息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基于最小成本路径(Least-cost path,LCP)分析方法识别并规划梅花鹿的迁移廊道。MaxEnt模型对环境变量预测的贡献率表明:河流、林间小道、常绿针叶林、居民区和公路对模型累积贡献率达77.3%,是影响梅花鹿分布的关键因子。栖息地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老爷岭南部梅花鹿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055.62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27.38%。适宜栖息地主要集中分布于西南部的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东部的东宁朝阳沟林场、绥阳三岔河和暖泉河林场,而研究区域中部适宜栖息地破碎化严重,且呈条带状分布。适宜栖息地面积的减少以及破碎化可能是影响野生梅花鹿种群恢复的关键因素。基于栖息地适宜性分析结果和梅花鹿种群分布情况共确定总面积为705.22 km^(2)的4块梅花鹿核心栖息地斑块,构建总长度为84.43 km、最小宽度为600 m的3条适宜梅花鹿迁移的生态廊道。本研究成果可为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开展野生东北梅花鹿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亦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

关 键 词:老爷岭南部  东北梅花鹿 最大熵模型 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生态廊道

分 类 号:Q95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