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灌溉模式与施氮方式对北方粳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Effects of Irrigation Patter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Yield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Northern Japonica Ri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Yue;WU Zhouzhou;LIU Jiaxin;ZHOU Chanchan;WANG Shu;JIA Baoyan;HUANG Yuancai;WANG Yan;WANG Yun;FENG Yue(College of Agriculture,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Institute of Crop Physiology,Shenyang 110866,China;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311401,China)
机构地区:[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研究所,沈阳110866 [2]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1401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2016YFD0300104)。
年 份:2023
卷 号:29
期 号:5
起止页码:71-7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灌溉模式与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辽宁省主栽水稻品种沈稻47为试材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淹水灌溉(W1)和干湿交替灌溉(W2)2种灌溉模式,施氮量为200 kg/hm^(2),根据不同时期施氮比例分为3种施氮方式:基肥∶分蘖肥∶穗肥=5∶3∶2(F1)、基肥∶分蘖肥∶穗肥=4∶5∶1(F2)、基肥∶分蘖肥∶穗肥=4∶3∶3(F3)。结果表明,W2模式比W1模式增产3.90%;2种灌溉模式下均以F3处理产量表现最佳,W2F3处理要比W1F3处理增产7.48%。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与W1模式相比,W2模式下的茎蘖成穗率、剑叶SPAD、LAI整体表现较高,尤其是在水稻生长后期。与W1F1(常规栽培管理)相比,W2F1和W2F3处理抽穗前干物质显著增加了14.24%和14.71%,各器官干物质量的积累也显著增加。相对于W1F1处理,W1F2和W2F1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干物质输出率和转化率,W2F2和W2F3处理显著提高了茎鞘干物质输出率和转化率。研究结果为东北地区水稻高产合理灌溉和氮肥运筹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水稻 灌溉模式 施氮方式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干物质积累
分 类 号:S511.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