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    

Explor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Guizhifuling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Cirrhos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Techn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石磊[1] 黄峰[1] 晁旭[2] 冯雪松[3]

YANG Shilei;HUANG Feng;CHAO Xu;FENG Xuesong(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00,China;Department of Pathology,Basic Medical College,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46,China;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Basic Medical College,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46,China)

机构地区:[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00 [2]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陕西咸阳712046 [3]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陕西咸阳712046

出  处:《特产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4132);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9-YS05)。

年  份:2023

卷  号:45

期  号:5

起止页码:42-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ZGKJHX、普通刊

摘  要:探究桂枝茯苓丸治疗肝硬化潜在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ETCM和HERB数据库获得桂枝茯苓丸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收集肝硬化相关靶点,并运用Venn图获取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蛋白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Metascape数据平台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Tools 1.5.7和Discovery Studio 2021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共获得桂枝茯苓丸的有效成分56个,PPI包含靶点蛋白121个,关键蛋白包括TNF、AKT1和TP53等。GO功能分析,得到桂枝茯苓丸治疗肝硬化主要通过对活性氧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和对细菌来源的分子反应等发挥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桂枝茯苓丸治疗肝硬化的机制可能与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有关。分子对接发现药物核心活性成分与靶点基因之间的结合活性良好。本文初步揭示了桂枝茯苓丸治疗肝硬化的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桂枝茯苓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 键 词:桂枝茯苓丸 肝硬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