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PAN Yishan;XIAO Yonghui;LUO Hao;WANG Gang;SHI Tianwei(School of Physics,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110036,China;School of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uxin123000,China;Key Laboratory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Safe Mining of Deep Metal Mines,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China)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物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3]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19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190822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C-3004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2104087)。
年 份:2023
卷 号:48
期 号:5
起止页码:1846-18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DOAJ、EAPJ、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针对当前冲击地压矿井缺少对防冲设计的可靠性和对自身防冲能力综合评判的环节,导致一些冲击地压矿井虽然采取了防冲措施,但依然发生冲击地压这一现状。参考了岩土工程中采用安全系数来评价安全程度这种办法,提出了冲击地压矿井安全性的基本理念。通过调研发现:冲击地压造成的破坏范围占所在工作面总的作业范围比例是有限的;矿井巷道围岩应力集中大小是有限的,应力集中系数基本介于1~6;冲击地压事故释放的能量都不大于109 J级,即冲击地压释放的能量是有限的;冲击地压矿井的安全性评价可以转化为巷道安全性评价,即保证了巷道安全就保证了整个矿井安全;冲击地压发生后控制巷道断面收缩率在20%以内基本可以避免人员伤亡。因此,指出冲击地压是可防可控的。进而提出冲击地压不发生的条件和发生不造成人员伤亡的条件,即分别为:巷道围岩变形系统的实际受载应力低于巷道失稳发生冲击地压的临界应力;围岩变形系统失稳释放能量低于围岩−支护系统可吸收能量。并提出矿井在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划分危险等级以及防冲设计后,还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价,包括临界条件、安全系数的计算和划分安全等级。基于冲击地压扰动响应失稳理论,给出安全性评价需要考虑的2个方面:应力安全性和能量安全性。其中,应力安全性由围岩变形系统的实际受载应力与失稳临界应力的比值(即应力安全系数)来判断;能量安全性由围岩变形系统失稳释放能量与围岩−支护系统可吸收能量的比值(即能量安全系数)来判断。进而将矿井安全性划分为A、B、C三级,分别对应:安全、基本安全和不安全。其中,应力安全系数大于1.5且能量安全系数大于1.0,为A级安全矿井,矿井具备防冲能力,可以正常进行开采;应力安全系数大于1.0且能量安全系数大于1.5,为B级基本安
关 键 词:冲击地压 安全性 安全系数 防冲设计 安全性评价
分 类 号:TD3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