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眼科,北京102202
基 金: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项目(PX2018019)。
年 份:2023
卷 号:51
期 号:10
起止页码:1244-12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 比较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并探讨两种手术对视盘血流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20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120只眼),观察组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对视力、眼压、散光度、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度等指标进行常规检测,并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测量视盘血流密度,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两组散光度、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度较术前均升高(P<0.05),眼压较术前均降低(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眼压、前房深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散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前房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视盘内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d显著下降(P<0.05),术后1周显著上升(P<0.05),术后1个月达到术前水平(P>0.05),术后3个月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视盘内血流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各时间点两组盘周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法,能够更好地改善视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 键 词: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白内障 视盘血流密度
分 类 号:R77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