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河甘肃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Macrobenthos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in Gansu section of Yellow River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昱[1,2] 王旭[1] 冯起[2] 刘蔚[2] 贺昱华[1] 朱家乐[1] 王昱鹏[3]

Yu Wang;Xu Wang;Qi Feng;Wei Liu;Yuhua He;Jiale Zhu;Yupeng Wang(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Key Laboratory of Biomass Energy and Solar Energy Complementary Energy Supply System of Gansu Province,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 730050,China;Key Laboratory of Inland River Basin Ecology and Hydrology,Northwest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Linshui Water Conservancy Management Office of Honglin Irrigation District,Jiuquan 735000,Gansu,China)

机构地区:[1]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 [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3]酒泉市肃州区洪临灌区临水水利管理所,甘肃酒泉735000

出  处:《中国沙漠》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69015);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JR7RA227);甘肃省2022年水利科研与技术推广项目(22GSLK038)。

年  份:2023

卷  号:43

期  号:4

起止页码:146-1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3_202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究人类活动对黄河上游水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于2021年8月对黄河甘肃段10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和水体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采样共鉴定出底栖动物32种,其中节肢动物25种(78.13%),软体动物5种(15.63%),环节动物2种(6.25%);对整个研究区域而言,优势种为横纹划蝽(Sigara substriata)、短脚溪泥甲(Ampumixis sp.)、秀丽白虾(Palaemon modestus)、钩虾(Gammarus sp.)、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和卵萝卜螺(Radix ovata)等6种;底栖动物现存量空间差异性显著,表现为下游段(271只·m^(-2)、18.0105 g·m^(-2))>上游段(95只·m^(-2)、4.1275 g·m^(-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下游段大于上游段,而Pielou均匀度指数沿程变化较小。BI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水质评价结果较为一致,黄河甘肃段上游段水质整体优于下游段水质,且Y6样点水质最佳;黄河甘肃段水质总体达到Ⅱ类和Ⅲ类地表水标准,河流经水库和湿地净化后,水质有显著提升。水温和高锰酸钾盐是影响黄河甘肃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库区和湿地水环境最优,上游自然河段水质优于下游自然河段,但下游段生物多样性及丰度高于上游段。

关 键 词:黄河甘肃段  底栖动物 环境因子 水质评价

分 类 号:X8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